【文化+】村名的由来——新站镇篇(三)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27
大 利 村
村名由来
清光绪元年(1875年)有狄、孙两姓人家来此地居住。1935年日本人在此建场房饲养奶牛,场房墙壁全部用白灰涂刷,因此称为“白房子”。1946年为了吉利,改称为大利屯。1959年属幸福人民公社北安管理区;1962年建立大利大队;1983年末称大利村。
政区现状
大利村辖大利、东大姑家、西大姑家、黄泥河4个自然屯,共306户,人口1226人。幅员面积10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01公顷,林地面积150公顷。大利村通过招商引资,于2010年建成“鑫丰食品有限公司”。主要以粘玉米冷冻储存为主,年均储存量1500万棒。
东 沟 村
村名由来
1931年徐姓来此地垦殖,1936年建屯时,因地处三条河以东,居民又居住在沟边,所以取名为东沟屯。1936年建东沟甲,属新站保;1942年属龙凤村;1946年属龙凤区养鱼村;1959年属幸福之路人民公社民主管理区;1972年建立东沟大队;1983年末称东沟村。
政区现状
东沟村辖东沟、冰湖、靠山3个自然屯,共178户,人口710人。幅员面积26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400公顷,林地面积375公顷。东沟村主要特色产业是人工林下参,居民栽种30余公顷,近年还曾发现过野山参。
复 兴 村
村名由来
复兴屯,原名鲜光屯。1931年土地属“鲜光银行”(无详实资料),因此在1936年归屯时,称为鲜光屯。1946年属龙凤区民主村;1954年划归新站;1959年属幸福之路人民公社民主管理区;1952年设置大岭大队;1977年大岭大队撤销,分别成立平原大队和复兴大队;1983年末称复兴村。
政区现状
复兴村辖大河、复兴、大岭3个自然屯,共330户,人口1145人。幅员面积26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90公顷,林地面积480公顷。
资料来源:《蛟河村名文化集》一书
编 辑:田丽娟
